查看: 1232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向初创公司学创意和干劲儿,向“老公司”们学经验求智慧

[复制链接]
匿名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匿名  发表于 2013-11-5 09:43:23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对于很多人来说,初创公司体现了激情、创新和灵活性,可等到企业走向成熟后,这股劲儿却慢慢散了。RISD (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,罗德岛设计学院)的校长John Maeda却认为,其实在“老公司”中能学到很多很多。
今年年初的慕尼黑 DLD 大会上,我有幸与 Airbnb 的联合创始人以及 CPO Joe Gebbia 邻座坐。话题从 RISD 独特的创意文化展开,Joe Gebbia 毕业于此,而我正好是校长。Joe 分享他成为成功的设计师及创始人的秘诀,并询问运营已经 136 岁的 RISD 这样的机构的诀窍所在。
说到诀窍,我可以大摆龙门阵。但发到 Twitter 上,反倒能撷出精要:
如今“老公司”们反倒更像新兴公司,同时又经典又重要。
初创公司渴望走向成功。不论新老公司,都想能创造辉煌。
我是多家初创公司的董事(比如 Sonos 和 Quriky),日常打理 RISD 的事务,我所说的“老公司”是相对于初创公司而言的。我曾经在 MIT Media Lab 待过,那儿相当于一个学术型的初创公司,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。如今,说到“老公司”,人们语气中难免不带点蔑意,可仔细想想,所有的初创公司的最终目标不都是想走向成熟,长长久久地屹立市场吗?
与此同时,我们也越来越多地听到大型企业和机构想要像初创公司那样去闯,去创新,变得更灵活。我的朋友 Jocelyn Glei 是 99U 的主编,他最近表示:相比于 10 年前,如今的“创业文化”是一种多么梦寐以求的时代精神;之前的总统们都不会像奥巴马这样大谈特谈创业精神。
(说来有趣,这一点用来比喻国家们也颇为贴切。法国之类的欧洲国家就像是人类文明中的老公司,美国是逐步步入正轨的刚起步的创业公司,中国则是一个正重新焕发初创公司光芒的“老牌企业”。)
以下是初创公司和老企业间的重要区别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初创公司拥有的少,相应的负担也少
很显然,初创公司要名气没名气,两手空空,消费者不会平白无故地跑上门,初创公司得在缺少强有力的市场营销的情况下证明自己的价值,并让每一位新消费者记住自己。
老公司们则有强势品牌支撑,客户忠诚度业已培养出,这是优势也是劣势,生怕任何变动会砸了招牌,如此一来,难免瞻前顾后。初创公司别无他选,只能采取行动,见招拆招,因为这是它们生存下去的法门。
对于初创公司而言,变动如影随形又自然而然
初创公司的成长之路就像婴孩的成长历程:历经一个又一个的变动,最后终于长成。初创公司总想着能建立起强有力的内部文化,薪火相传,历经跌宕,若干年后被奉为圭臬,成为已然稳健成熟的公司面对决策时的法宝。
可对于老公司们来说,变动未必是件好事,就像是让一个成人去重塑自己。改动是必要的,但不是件容易活儿。
成熟公司手握丰富资源,初创公司拥有的只是承诺
对于成熟公司来说,员工职责分明,理想状态下这能保证高效的办事效率,最坏的情况下会圈定员工,抑制他们接过新的岗位职责,不能灵活变通。对于初创公司来说,员工往往得当多面手,很多事情也都倚靠大家一起完成,有时甚至会权责不明,造成混乱。
值得一提是,正是诸如惠普、苹果、IBM 等公司的成功传奇激励了初创公司。切莫把老牌公司们视作行将就木的老古董,某些方面来说,双方其实是互相羡慕的。
成熟公司进退有度,时间为它们积淀智慧;初创公司不为经验和条条框框掣肘,有新手的灵光。互相学习,找出对方的优点,才是新老创业公司面临的挑战所在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Archiver|Phmee

GMT+8, 2025-5-24 16:58 , Processed in 0.018749 second(s), 10 queries , Xcache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